自治區(qū)重點建設項目尼爾基水利樞紐內蒙古灌區(qū)工程項目自今年7月動工建設以來,進展迅速。到目前,所有控制性建設項目全部開工,比預期提前了一個月。這幾天在尼爾基水利樞紐內蒙古灌區(qū)自流灌區(qū)二號槽施工現場,二百多名建設者正在加班加點,力爭在剩下不到一個月的施工期內完成干渠貯槽建設。自流干渠二號渡槽全長2884米,每秒流量達19立方米,是目前內蒙古境內最長的跨河渡槽工程,也是我國在高寒地區(qū)施工建設的最大跨河渡槽工程。
渡槽建成后,尼爾基水庫的水將通過渡槽引入灌渠,進入自流灌溉系統。渡槽建設的難度很大,因為工程地處大興安嶺南部,冬季寒冷漫長、降雪量大,開春升溫快、融雪性洪水下泄,極易對渡槽工程形成威脅。到目前工程已開挖土石方7000多萬方,占到工程總量的40%,尼爾基水利樞紐內蒙古灌區(qū)工程總灌溉區(qū)域為323平方公里,2018年項目建成后灌溉區(qū)內的30萬畝農田將由目前的低產旱作地變成自流灌溉的高產水澆地,將對當地種植結構調整產生根本性影響。聚焦科爾沁網